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象山社区芙蓉工业区岗仔大街3栋6号 emeritus@mac.com

产品展示

曾凡博伤缺持续,男篮四号位亟待新星破局

2025-06-18

中国男篮的四号位危机在 2025 年亚洲杯前夕持续发酵。随着曾凡博因腰伤进入三个月康复周期,付豪、杜润旺因状态问题落选集训名单,这条本就薄弱的锋线再次陷入 “无人可用” 的困境。在 6 月 10 日公布的最新集训名单中,刘礼嘉、李祥波、王浩然等年轻球员被紧急征召,但他们能否在关键战役中挑起大梁,仍是未知数。

曾凡博伤缺持续,男篮四号位亟待新星破局

一、伤病阴影下的核心缺位

曾凡博的缺席对男篮的战术体系冲击巨大。作为上一周期表现最亮眼的四号位球员,他场均贡献 13 分 4 封盖的全面数据,攻防两端的影响力直接提升了球队的战术上限。然而,季后赛期间爆发的腰伤让他不得不赴德国进行康复治疗。尽管医生给出 2-3 个月的恢复期,但亚洲杯前能否恢复竞技状态,仍受制于恢复进度和心理调整。值得注意的是,曾凡博的 NBA 选秀前景也与此番伤病紧密相关,若冒险复出导致伤情反复,将可能影响其职业生涯规划。

二、新面孔的机遇与挑战

在老将缺席的情况下,教练组将目光投向年轻球员。李祥波的入选尤为引人关注:这位广州龙狮球员从 NBL 到 CBA 再到国家队的 “三级跳”,虽被质疑 “郭士强任人唯亲”,但他在近期比赛中展现出的防守硬度和战术执行力逐渐打消了外界疑虑。例如,在对阵河南队的比赛中,他 6 分钟内贡献 3 分 3 篮板 2 盖帽,正负值 + 9,其高位策应和协防意识为内线搭档陶汉林创造了大量得分机会。不过,李祥波的进攻手段仍显单一,三分命中率仅 32%,且缺乏自主持球能力。

letou官方

相比之下,刘礼嘉和王浩然的表现更显稚嫩。刘礼嘉虽拥有 2 米 06 的身高和出色臂展,但对抗强度不足,在 CBA 场均仅得 5.8 分;王浩然则因经验匮乏,在关键比赛中常出现失误。更年轻的王俊杰(05 年出生)虽被视为潜力股,但尚未在成年赛事中证明自己。

三、战术调整的现实选择

面对人员短缺,教练组正在尝试多种解决方案。张镇麟改打四号位的方案被提上日程:其 2 米 05 的身高和运动能力具备一定适配性,但防守端缺乏吨位的问题可能被对手针对。此外,三后卫战术的回归成为另一选项 —— 让朱俊龙客串四号位,与周琦、胡金秋组成 “一大两小” 阵容。朱俊龙本赛季在 CBA 展现出极强的防守弹性,场均 1.8 次抢断位列本土球员前十,但其 2 米 01 的身高在面对欧美内线时仍显吃力。这种战术虽能提升进攻速度,但篮板保护和内线对抗将成为隐患。

四、历史镜鉴与未来博弈

四号位的困境并非首次出现。2011 年四国赛期间,丁锦辉的重伤曾导致男篮在该位置无人可用,最终输给土耳其队。如今,郭士强教练组需避免重蹈覆辙。从长期来看,培养新生代球员刻不容缓:王俊杰(NCAA 旧金山大学)的持球对抗能力、赵维伦(OTE 联赛)的组织视野等,均被视为未来锋线的希望。但短期内,如何在亚洲杯前磨合出稳定阵容,仍是一道难题。

结语:

中国男篮的四号位困局,既是伤病潮下的偶然危机,也是人才断档的必然结果。曾凡博的康复进度、年轻球员的成长速度、战术调整的执行力度,将共同决定球队在亚洲杯的命运。正如记者宋翔所言:“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更是对中国篮球青训体系的一次压力测试。” 在聚光灯之外,或许真正需要改变的,是从 “依赖球星” 到 “体系造血” 的思维转型。